工业互联网可以帮助实体经济创新变革,提高供应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实体经济增值空间,使实体经济向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日益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转变。充分了解工业互联网的前景和重点。
目前,工业互联网的建设是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要动力。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主要平台依靠流量获取利润,流量红利的顶峰促进了互联网生态系统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的转变。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从人人互联网转变为万物互联网,从关注生活、消费到关注生产和创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准确性和敏捷性,提高整个社会经济周期的质量。
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一套制度体系,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实施。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年,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2021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在地方层面,工业互联网也已成为地方政府支持的关键项目。2021年8月,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基准城市实施计划》,并在同期举办的论坛上发布了《北京工业互联网计划》。
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是释放现有场景的数据元素动能,实现工业间数据平台的互联,实现消费与生产的协同数字化。数据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在工业互联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完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发布,提出了完善数据所有权定义、开放共享、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充分发挥社会数据资源的价值。随着文件的实施,数据元素将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因素相结合,数据流将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本流和人才流。
建立工业互联网,释放数据红利,应更加关注数据的开放和管理,利用和保护一系列权利配置。我们不能忽视数据在流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互联网企业在建立数据规则的同时,也应考虑开放带来的实际风险。现有的消费互联网在数据的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一些缺点。在建设工业互联网时,我们不应该复制消费互联网的利润模式,而应该找到适合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方法。各互联网平台应深化合作,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
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目的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从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供需不匹配、成本持续上升、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工业互联网可以帮助实体经济创新变革,提高供应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扩大实体经济的增值空间,使实体经济向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因此,要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实体经济成为工业互联网的主导作用。
总的来说,要抓住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顺应数字产业化的趋势,通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为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成都融和实业排队叫号系统厂家(www.iritqq.com)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智能填单系统、智能查询系统、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医院分诊系统、排队机、叫号机、评价器(好差评系统)、呼叫器、多媒体查询及信息发布配套系统等,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不动产登记、智慧医疗、智慧税务、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智慧通讯、智慧服务大厅、智慧机关单位等服务窗口行业.咨询电话:028-87438905。
标签:工业互联网,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智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