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不断壮大,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9164.8亿元。目前,我国培育了100多个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设备7300多万台,工业应用50多万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未来三年将是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增长期。下一步,我们将创造更多典型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在更广泛、更高水平的整合创新,继续降低中小企业的网络门槛。
1、形成了多层次平台系统。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为优质发展和优质生活服务,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
工业互联网作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路径之一,结合数据驱动的行业机制和知识,优化监控设备运行、生产技术配置、企业订单管理、产业链协调等全过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建波介绍,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迅速增加600多个平台,包括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平台、面向特定行业的特色平台和专注于特定技术的专业平台。形成了多层次、系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根据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决策效率。
一般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整体掌握程度较好,但工业数据管理、边缘计算、人机交互和图形编程需要加强。平台企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何获得更多的客户,并将客户留在平台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平台企业的技术实力相对较弱,很难单独实现创新突破。我们必须通过资源整合来匹配供需两侧,帮助平台企业扩大市场。
2、5G+是创新发展的主战场。
5G+工业互联网不仅是5G融合应用的主阵地,也是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主战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全国各地都开展了5G+工业互联网探索,在建项目1500多个,覆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20余个。在第三届绽放杯大赛中,5G+工业互联网占比超过28%,一等奖占80%。
5G在电力、港口、矿山、制造等垂直工业互联网行业的探索,将赋予现有生产环节权力,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5G与制造、质量检测、故障运维、物流运输、安全管理等工业环节相结合,形成了远程设备控制、机器视觉质量检验、工厂智能物流、无人智能检查等10个典型应用场景,反映了数字研发、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协作、服务扩展、精益管理六种工业互联网模式。
数字双机理模型模拟的车间现场和设备内部状态三维模型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到VR眼镜。技术人员戴眼镜,无需到场即可对热处理炉进行可视化监控。过去,这样的检查需要技术人员每两小时到车间一次,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借助5G、数字孪生等技术,将工厂内部环境制作成3D模型,实时展示设备生产过程的全过程,结合VR终端完成工厂环境和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可视化检查。该方案有效缩短了人员运行时间,提高了设备运行维护效率25%,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95%;同时,通过对产品质量的实时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控制热处理过程,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提高到98%。
这些典型的应用场景已经在电子设备制造、设备制造、钢铁、采矿、电力等五个重点行业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复制推广和应用示范价值。
3、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需求。
工业互联网的另一条发展路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共同的服务,包括数字采购平台、资源对接平台、内部管理平台等。胡建波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也明确提出,建立符合中小企业需求的数字平台、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推动中小企业数字能力提升和订单、生产能力、资源共享。
目前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主要需求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获得更多优质订单。依托原有分支机构,建立本地化运营团队,在国内多个地方完成区域子平台部署并启动运营,加快本地企业云上平台步伐。
成都融和实业排队叫号系统厂家(www.iritqq.com)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智能填单系统、智能查询系统、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医院分诊系统、排队机、叫号机、评价器(好差评系统)、呼叫器、多媒体查询及信息发布配套系统等,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不动产登记、智慧医疗、智慧税务、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智慧通讯、智慧服务大厅、智慧机关单位等服务窗口行业.咨询电话:028-87438905。
标签: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数据管理,边缘计算,人机交互,图形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