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被滥用的人脸识别首次登上央视315晚会。
超过20家装有人脸识别系统的商家,都没有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同意,全获得的。这些商家有的是汽车4S店,有的是服装店,有的是卫浴店。
不是公共安全系统,为什么这些商户需要获得脸部信息?
当然是为了盈利,准确控制消费者的数据,包括你的身份、年龄和消费习惯。
其中一家被曝光的商家——科勒卫浴在全国数千家门店安装了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消费者只要进入其中一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会被摄像头抓取并自动生成号码,以后顾客再去哪家店,去过几次,科勒卫浴就会知道。
这种情况不禁令人恐惧。想象一下,当你走进一家商店,发现销售人员对你特别殷勤,也许是因为你曾光顾过这个品牌的其他商店,而你的踪迹已经被商家全部监控和记录下来。
一家曝光的企业悠络客官网介绍,人脸导购可以帮助店铺转化率提高35%。以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顾客刚进店的瞬间,其以前在该品牌店面的消费状况立即被推到相应导购员的手持设备上,导购员根据关键信息为该顾客精确导购。
谁为这些企业提供人脸识别服务?
央视点名提供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四家企业,包括苏州万店掌、悠络客、广州雅量智能、深圳瑞为技术。
其中,天眼查显示,万店掌董事是著名投资者朱啸虎。该公司于2017年6月完成了金沙江1500万元的A轮投资。五月份,完成了八千万元的B轮融资,由德同资本领投,远海明华、苏高新跟投。
今年2月,雅量商业智能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回合融资,由巨嘉资本、华阳通信领导,许多零售战略资源方和老股东跟进。
而且悠络客也获得了腾讯,华强资本,明道的多轮投资。
你的脸成了别人的生意,这个算法生意受到很多资本和公司的关注。
万店掌公司表示,他们平台目前拥有上亿的人脸数据。
很难想象,如果这些大量的人脸数据被非法者或黑客获得,会是什么样的灾难。
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被商家用来做精准营销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商场安装的摄像头只能收集图像。然而,在智能零售普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商家安装了可以识别人脸的摄像头。
其中一家曝光的人脸识别厂商悠络客,其官网介绍,共签约客户165.6万家,业务涵盖餐饮、鞋服、医药、汽车、快消、房地产、美发、健身、教育教学、电子产品等多个行业。
另外一个曝光的万店掌,服务过喜茶、良品店、名创优品、苹果、小米、华为、KFC等知名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也许是为了防止负面新闻牵连到更多的顾客,万店掌官网今天把顾客案例一页给撤了。
16号早上,科勒卫浴,MaxMara和喜茶都对使用万店掌摄像头做出了回应。
西茶回应说:西茶店安装的所有摄像头只用于收集安全图像,绝不会非法收集消费者的人脸数据。科勒卫浴表示,照相机设备将通宵拆除。西卡客服人员表示,店内摄像机系统只提供访问店内的人数,不需要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
但而,网民们并没有为此买单。如果只是普通的安全,为什么要安装昂贵的设备来收集人脸信息?
中国是最大的人脸识别系统市场所有者,2018年占市场的37.51%。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脸识别的核心领域。
商汤科技,云从科技,旷世科技,依图科技是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起家的明星创业公司,在业界被称为CV四小龙。
自2020年以来,CV企业迎来了一波上市浪潮。
去年11月,依图科技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创新委员会提交了招股申请。3月11日,由于发行人和保荐人的主动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暂停了依图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上市申请。
现在CV四小龙的上市进度是,依图科技暂停IPO,旷视科技刚刚事先披露,云从科技IPO已经被问及,而商汤科技暂时没有对外披露上市计划,但近几年已经多次传出上市计划。
这四家公司的技术在应用场景中主要是安全和金融,但也在向智能零售和智能营销业务发展。
据商汤科技官网介绍,其人脸与人体分析技术能准确识别10多种人脸属性类别,如性别、年龄、表情、胡须、面部动作等。可用于广告定向投放或客户信息分析。
云从科技在帮助重庆长嘉汇购物公园数字化转型的案例中表示,有助于访问105台平台摄像机。通过分析VIP客户在各种品牌店的停留时间和购物过程,判断客户需求,引流客户,通过短信或优惠券进行营销。
零售业被认为是人脸识别最具商业前景的落地场景,这推动了人脸识别技术在线下零售业的泛滥。
可以说,几乎每个进入每个商业圈的商店,都有一个隐藏的摄像头对准你的脸,偷偷记录你的身份、消费数据甚至情绪状态。甚至你乘坐的电梯也配备了人脸识别广告屏幕。
去看房没戴头盔,可能会损失30万。去年11月,济南一名看房者戴着头盔进入售楼处,因为房产使用了人脸识别设备,为了保护个人信息,他不得不戴头盔看房。
这种夸张自卫的行为,并非不可理解。据悉,人脸识别已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精准营销的工具,房企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向不同渠道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价格。
除了各行各业的商家,越来越多的地方安装了人脸识别设备。旅客入住酒店需要刷脸;住宅楼和办公区的门禁开始使用人脸识别;甚至动物园和公厕也应该使用这种先进技术。
有人调侃说,我这张老脸的使用从来没有这么频繁过。
去年12月,广东东莞某公厕被曝安装人脸识别供纸机,用户需要刷脸才能拿到纸巾。为了防止浪费和偷纸,刷脸设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限制同一个人拿纸巾的次数。
整天不离开手机的我们,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交给了我们。
看你手机上琳琅满目的APP,有多少APP提取你的脸部信息。
登陆各种银行金融APP,需要人脸识别。打开颤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各种新奇有趣的变脸贴纸特效,让你毫无防备的露脸。复杂冗长的用户协议,大部分人都不看。
中国人对隐私问题的态度比较开放,也比较不敏感。假如他们能用隐私来交换方便、安全或高效。他们往往愿意这样做,2018年,李彦宏的这一讲话,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抨击。
但这确实是现实。大多数中国人缺乏数据隐私保护意识,大量企业也利用了这一点。大量不需要人脸识别的地方滥用了这种技术,偷了人脸数据。
渐渐地,普通用户失去了自我保护隐私的能力,已经被无处不在的人脸识别系统绑架。
当你的脸部信息被泄露时,你就会失去自我。
相关技术专家表示,单纯的照片风险不大,但匹配个人身份信息的照片是非常重要的隐私数据。
人脸数据一旦泄露,你的各种密码信息,家庭地址,工作和学习单位,手机上的各种隐私都会暴露出来。
根据时代周报的报道,销售人脸数据交易的林成为自我证明技术能力出众的人,在一分钟内就发现了与记者QQ号相关的多个密码,邮箱账号和密码,手机号码等信息。而且这个扒脸数据教程,只需花800元就能买到。
网上买卖人脸数据的黑色生意非常猖獗。
新华视点调查发现,一些网络黑产从业者在淘宝、闲鱼等电商平台上,批量倒卖非法获取的人脸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网络工具和教程。
脸部数据0.5元一份,修改软件35元一套。仅用5毛钱,你所有的重要隐私都会随着脸部数据的暴露而暴露出来。
一个卖家说,只要使用人脸视频修改软件等工具,就可以利用这些人脸数据帮助别人解封微信和支付宝的冻结账号,甚至可以绕过婚恋交友平台和手机卡实名认证的人脸识别机制。
犯罪分子拥有人脸信息后,可以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虚假登记,刷脸支付,办理网贷,甚至进行网络诈骗。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可怕的案例已经发生了。
2018年,深圳龙岗警方发现辖区居民身份信息被滥用,驾驶执照被非法者通过网络服务平台扣分。
帮助非法者实现这项黑产服务的是AI脸部交换技术。该技术绕过多个社交服务平台和系统的脸部认证机制,为违法犯罪组织提供虚假注册、脸部支付等服务。
驾驶执照被扣分,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不法分子利用脸部信息做出更坏的行为,结果不堪设想。
如今,人脸数据的隐私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称该动物园强制消费者使用人脸识别技术。
去年11月,中国人脸识别第一案的判决结果显示,商家无权强迫消费者配合其人脸识别管理模式。这一审判结果也为一些国内企业强迫用户使用人脸识别敲响了警钟。
男子戴头盔看房视频流传后,天津、南京、杭州纷纷出台政策,要求楼盘售楼处未经他人同意,不得拍摄来访者的面部信息。
近年来,网信办还在进行APP专项整治,App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超出用户授权范围被要求下架整改。
法律层面的保护也很完善。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明确规定,收集面部信息时必须得到个人信息主体的许可。国内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开始规定包括面部在内的个人信息收集,区分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关于隐私,任何机构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不能随意收集。
相比之下,国外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更加严格。
IBM、亚马逊和微软去年主动停止了人脸识别。
五月份,旧金山出于安全和隐私的考虑,禁止政府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禁止人脸识别的城市。
美国波特兰也通过了禁令,不仅禁止市政局使用这种技术,私营公司和公共场所也不能使用脸部识别。
许多互联网巨头因侵犯隐私而提起诉讼。最近,TikTok因涉嫌侵犯青少年隐私而支付了约6亿元的集体诉讼和解金。为解决涉及160万用户隐私的法律纠纷,Facebook花费了42亿元。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人脸识别行业的技术都在监管之前。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滥用。在大数字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在裸奔。
成都融和实业排队叫号系统厂家(www.iritqq.com)是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智能排队叫号系统、医院分诊系统、排队机、叫号机、评价器(好差评系统)、呼叫器、多媒体查询及信息发布配套系统等,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不动产登记、智慧医疗、智慧税务、智慧政务、智慧金融、智慧通讯、智慧服务大厅、智慧机关单位等服务窗口行业.咨询电话:028-87438905。